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27篇
  免费   3262篇
  国内免费   2150篇
电工技术   2101篇
综合类   2494篇
化学工业   173篇
金属工艺   66篇
机械仪表   977篇
建筑科学   289篇
矿业工程   455篇
能源动力   125篇
轻工业   107篇
水利工程   137篇
石油天然气   139篇
武器工业   172篇
无线电   100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728篇
冶金工业   179篇
原子能技术   33篇
自动化技术   11550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319篇
  2022年   425篇
  2021年   566篇
  2020年   761篇
  2019年   578篇
  2018年   559篇
  2017年   859篇
  2016年   1023篇
  2015年   1423篇
  2014年   2204篇
  2013年   1859篇
  2012年   2692篇
  2011年   2623篇
  2010年   1904篇
  2009年   1776篇
  2008年   1966篇
  2007年   1848篇
  2006年   1374篇
  2005年   1140篇
  2004年   863篇
  2003年   791篇
  2002年   587篇
  2001年   483篇
  2000年   314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21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97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2篇
  197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的无线携能通信(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SWIPT)系统为背景,研究了该系统中基于能效优先的多天线发送端有源波束成形与IRS无源波束成形联合设计与优化方法。以最大化接收端的最小能效为优化目标,构造在发送端功率、接收端能量阈值、IRS相移等多约束下的非线性优化问题,用交替方向乘子法(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 of multipliers,ADMM)求解。采用Dinkelbach算法转化目标函数,通过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和半定松弛(semi-definite relaxation,SDR)得到发送端有源波束成形向量。采用SDR得到IRS相移矩阵与反射波束成形向量。结果表明,该系统显著降低了系统能量收集(energy harvesting,EH)接收端的能量阈值。当系统总电路功耗为?15 dBm时,所提方案的用户能效为300 KB/J。当IRS反射阵源数与发送天线数均为最大值时,系统可达最大能效。  相似文献   
2.
随着海洋资源勘探和海洋污染物监控工作的开展,水文数据的监测和采集等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其中,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水文数据采集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研究的是水下无线传感器二维监测网络模型中,传感器节点数据采集的问题,其设计方法是通过自组织映射(Self-organizing mapping,SOM)对传感器节点进行路径最优化处理,结合优化的路径图形和K-means算法找到路径内部聚合点,利用聚合点和传感器的节点得到传感器通信半径内的数据采集点,最后通过SOM得到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AUV)到各个数据采集点采集数据的最优路径。经过实验验证,在水下1 200 m×1 750 m范围内布置52个传感器节点的情景下,数据采集点相比于传感器节点路径规划采用相同的采集顺序得到的路径优化了6.7%;对数据采集点重新进行自组织路径规划得到的路径比传感器结点路径的最优解提高了12.2%。增加传感器节点的数量,其结果也大致相同,因此采用该方法可以提高水下机器人采集数据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以电信用户入网协议为切入点,电信用户的携号转网行为应受到《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私法规范的保护与限制。该行为引起的格式条款解释、合同终止、违约责任、损失赔偿等问题,不能仅靠《电信条例》等公法规范来调整。应当积极引导广大消费者用户以私法领域相关规定为依据,转变争议解决思维,拓宽纠纷处理途径,合理选择维权手段,以保护自身合法民事权益,与行业监管部门共同推动电信行业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云环境下使用数据共享功能时,由于云环境的复杂性,需要对数据进行安全保护和访问控制,这就要求使用加密机制。基于密文策略属性的加密(CP-ABE)是当前广泛使用的加密机制,它可以根据用户的属性来设置访问权限,任何具有合格访问权限的用户都可以访问数据。然而云是一个动态环境,有时可能只允许具有访问权限用户中的一部分用户访问数据,这就需要用户权限的撤销机制。然而,在CP-ABE中,访问权撤销或用户撤销是一个冗长且代价高昂的事件。所提出方案根据对CP-ABE流程的改进,在原密文中嵌入了可灵活控制的用户个人秘密,使得用户权限撤销时既不要求使用新访问策略的用户撤销数据,也不要求对数据进行重新加密,大幅减少撤销时的计算成本。与知名CP-ABE撤销方案对比,所提出方案的计算成本更低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无线体域网中传输的是与生命高度相关的敏感数据,身份认证是信息安全保护的第一道防线。现有的基于人体生物信息的身份认证方案存在信息难提取、偶然性大和误差性大的问题,基于传统密码学的认证方案需较大计算资源和能量消耗,并不适用于无线体域网环境。为此,在动态口令和非对称加密机制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无线体域网的动态口令双向认证轻量协议,并对其进行形式化分析。通过理论证明、SVO逻辑推理及SPIN模型检测得出:该协议满足双向认证,且能够抵御重放攻击、伪装攻击、拒绝服务器攻击和口令离线攻击,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无线网络链路干扰大、误码率高等特点,以及TCP Westwood算法(TCPW)存在估算带宽时过度依赖包的反馈,缺乏区分传输过程中丢包类型的缺点等问题,提出一种TCPW拥塞控制优化算法--TCPW-F。该算法利用发送速率等构建拥塞因子[F]作为判断丢包类型的依据,同时对判定发生噪声丢包时的拥塞窗口进一步调整,避免噪声丢包引起的窗口下降,提高该情况下窗口的发送效率。仿真结果表明,TCPW-F算法在时延性能方面表现更优,单位时间抖动趋于稳定的速度更快。在同一信道带宽下增大包生成速率,改进算法的实时吞吐量明显高于原算法,具备一定的噪声丢包感知能力,无线网络的TCP传输质量获得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7.
标准LoRaWAN协议中定义的纯ALOHA信道接入方法在网络负载较大时会造成大量碰撞,使LoRa网络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受到极大挑战。为此提出了一种将先听后说与模拟退火相结合(Listen Before Talk combined with Simulated Annealing,LBT-SA)的LoRa信道接入方法。该方法通过在设备发送之前先监听信道,降低信道被同时接入的概率,并以成功传输所需退避时间为初始值,搜索更小的退避时间。仿真结果表明,LBT-SA和基于二元指数退避算法的先听后说(Listen Before Talk,LBT)方法在包成功传输率方面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并且LBT-SA在周期传输过程中逐渐减少了不必要的退避时间,从而减少了时延。在多达10 000个终端接入单个网关的场景中,该算法的平均退避时间至少降低了16.38%。  相似文献   
8.
A new design method was proposed in this article to insert transmission zeros in the broadband filters. In this method, the coupling line was connected to a certain position on the resonator. And then the coupling strength was adjusted by the connecting position. The open end of the resonator was hung and then the cross‐coupling was introduced to realize transmission zeros. This coupling method could add an adjustable parameter to improve the freedom of design and convenient to insert the transmission zeros. To verify this method, a highly selective coupled‐line microstrip filter with two transmission zeros was designed, fabricated, and measured. The measured results we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simulated ones. The return and insertion losses of the broadband filter were better than 18 and 2 dB, respectively. The relative bandwidth of the filter (FBW) was more than 68%. The rectangular coefficient (30 dB:1 dB) was less than 1.21.  相似文献   
9.
A broadband double‐layer transmissive metasurface (TMS) for effective generate vortex electromagnetic wave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proposed TMS consists of two types of elements. The first element is composed of a multi‐resonant dipole and four metal vias. The metal vias increase the coupling strength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layers to improve transmission efficiency. On the basis of the first element, the second element adds stubs to ensure sufficient phase shift. The far‐field cross polarisation is eliminated by special element arrangement. Then, a centre‐fed linear polarisation TMS is designed to generate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beams with mode l = ? 1. The proposed TMS is designed, manufactured and measured to verify the proposed design. The measur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a maximum gain of 20.8 dBi and narrow divergence angle of ±5° are achieved at 18 GHz. Furthermore, mode purity is higher than 86.1% within the 17 to 19 GHz band. The proposed double‐layer TMS saved costs, reduced weight and without assembly error is a good candidate for OAM generator.  相似文献   
10.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large-scale multi-input multi-output (MIMO) systems for wireless backhaul networks. We focus on fully connected N nodes in a wireless meshed and multi-hop network topology. We also consider a large number of antennas at both the receiver and transmitter. We investigate the transmission schemes to support fully connected N nodes for half-duplex and full-duplex transmission, analyze the achievable ergodic sum rate among N nodes, and propose a closed-form expression of the achievable ergodic sum rate for each scheme. Furthermore, we present numerical evaluation results and compare the resuts with closed-form express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